老古的中華文化,靠大家努力保存

水滸傳,中國人無人不識。水滸人物如武松潘金蓮等,檜炙人口。 我們的接觸來自電視劇、戲曲與電影。有幾多人看過小說原文? 我讀過了。感想良多。以後再述。 今日先提金聖嘆。 何許人也?清代疏狂才子也。(請君自行網尋其事蹟,你會喜歡他。) 說水滸,必然要提到「金批水滸」。 用現代話講,即是「金聖嘆水滸導讀」。 閣下若是初讀或是重讀水滸,請找他的「導讀」來伴讀。 由他來指出要害處:這裡有個伏線,那裡語帶相關,前後呼應,佈局精奇。 開始時我只是當小說來讀,經他指點,眼界大開,趣味盎然,驚嘆為何人家讀書這樣精?真才子也。 當然,有個說法是,施耐庵原著水滸傳,經坊間流傳增減,本來樸素。金批版本是經金才子潤飾而成! 古代無版權觀念。此「金批水滸」是「集體創作」也。 又,於2000年代,「金批水滸」很難找。網上資料極少。特別大陸網站,無人提及。 至於書,只有台灣南老師的老古出版社有相關的。我則在香港法住學會附屬書店買過一套。 深有文化被埋沒之感。 寫此文前,往網上一搜。情況改觀了。 這是拜資訊流通與有心人努力將古文代重光的結果。大家請珍惜。

感謝。

By micha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