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年代某天,漫步在涉谷,餓了,碰到一間賣鰻魚飯的專門店。
我雖不懂日文,只見滿窗陳列的都是鰻魚食品。隨便抄個套餐名,便徑自入內點叫。
以今日港人習慣,自不然會影幾張鳗魚飯照片貼上Facebook(面書)。但鳗魚飯不是我此行的收獲。
感動我的是配菜那小塊黃色的「醃蘿蔔」。
在香港大家都常吃日式食品,那塊醃蘿蔔,任何人都不會留下印象。 但此次,我吃著調味適中,帶蘿蔔味的醃蘿蔔。這經驗營迴不散,以後經常跟朋友提起。
今日也好,當年也好,食品越來越不帶真味。吃飯無飯味,吃菜無菜味,吃肉無肉味。
這塊蘿蔔突顯了日本人的認真執著。我上了一課。
莫問我店在那裡。數年後公幹再到日本,一心帶同事去嘗一下。找不著。
跑了幾圈,記憶回來了。認得了街道,但原址變了眼鏡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