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個盤子讓客人放杯子,大方得體,我們港式餐廳相對小家了。

要體會日式服務,不一定要去日本。

2014年7月6日週六,地點:炎夏的香港觀塘,成業街某商場,吉野家日式食品店。

我在此吃了一個簡單的牛肉飯下午茶。飯吃完了,正在享用那杯綠茶。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過來收盤子,我將未喝完的綠茶杯子拿開,示意他可以把托盤拿走。 我旁邊的桌也有另外的空盤子待清理。 在其它店子,想當然員工會將各盤子叠在一起,速速拿走,是吧?

但這年輕人不。他將我盤內的餐具與殘餘物一一移至旁桌另一盤子內拿走。 餘下我的空盤子給我放茶杯。當然,沒有盤子也可以喝茶,但有想過其中的細心體貼處嗎?

嚴格來說人客我未用完餐(餐後飲也是餐的一部份),若將所有東西拿走,桌上空空洞洞的,不成樣子。(人未吃完收碗碟,是近十多年來香港飲食業趕客翻桌的手法,這不是服務,是「反」服務。) 留個盤子讓客人慢用,大方得體,值得一讚。這就是日本人的細心。(那年輕人自然是香港人,但不用多想,他一定受過店方的日式訓練。)

這些「小事」都寫? 是我太小心眼吧? 不同意。能觀察才能「學到野」。日本今日雖然經濟上已失去光采,但它有很多東西我們還未學過來呢。

我在日本觀察到的「小事」不少,日後會一一寫出來。

八十年代末,我每年放大假都遊日本東京,每次近十天。

旅遊本來是平常事,問題在,每次從一個高度有系統整潔又有禮貌有創意的地方回到香港,最初幾日難受到不得了。簡直想死。 約四五天後,孟子所云:「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」有幸我很快又習慣香港的亂七八糟了。

後來日元急升,我時間也不許可,少去了,不用再想死了。

By micha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