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,這是我八十年代開始,初出茅蘆時的作品。怎麼?沒看頭? 別忘記,當年沒有噴畫沒有photoshop沒有scanner沒有電腦。只有marker植字油漆師父。 以今日的「製作技術」去比較是沒意義的。那,該看甚麼呢?(註:下面打字帶部份是我的,上面咖啡的全無關係。)
當時我已受過基本設計教育。明白甚麼是「視覺引導」,心中不是想著一個怎樣花巧的畫面,而是著重考慮廣告位是一個長條型,又有固定前進方向,過路的人會怎去看? 解柝: KORES牌子放在前端,重覆斜排,增加動感(剛好「樓上」的咖啡廣告也同一手法。智者所見略同也。)引導視覺往右去看產品。 車尾端重複數個打字紙包裝,方向性指向車門,而非反指左方,此順乘客上車之勢也。(「貪心」的設計會指向左,與乘客之勢相左,反而不妙。) 今日有噴畫有photoshop有scanner有電腦,但別忘了主角應是「廣告概念」與「設計」。
很多人不懂。包括當日我的老闆,一個對設計與廣告無認識的「印刷設計公司」老闆。
當日,到處追電車,以幻燈片拍下這個。到近日才有機會掃入電腦。往事只能回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