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電子業競爭很大。若產品不盡量壓低成本生產,死無全屍。
當我們享受著廉宜產品時,心中要有數。我不慕名牌,但要記著雜牌平得「有道理」。先分享一個個案。
一條常見的電源線,買電腦或類似電器時會送一條。表面看來都一樣,但千萬別以為他們「都一樣」。
圖中所見的線,並不記得跟甚麼東西送來。反正每人家中都有一堆,隨便拿來便用。看,圖中的線中段「燒溶」了,若不是及時關機,後果堪虞。
留心看:我將它解刮,內心的「銅」線露出來了。慢著,那不是銅。將銅屈曲,它會隨著變形,不會這麼反彈的。
銅是貴價金屬,傳熱傳電效能都很高。這條線用的是一些效能較低的不知名廉價金屬。它應該是隨著一部用電量低的電器送來的。用在原來的電器上,無問題。一用在其它大電量的電器上,就會過熱!
除了用「原裝」線外,用家可自己多留心。用「手背」輕觸電器插頭,電線,感受有無過熱。
有些大用量電器如電飯煲暖爐抽濕機等,電線是會感到些微暖的,正常。
為何用「手背」輕觸電器?因為若有不測觸電,手會抽搐收緊,變得抓住電器不放而電死。反手用手背摸,有事時會將手彈開。是我多年前學「救傷」時學來的。

